当新一代数字技术遇上全球“双碳”目标,实体资产数字化正成为连接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核心桥梁。麦肯锡权威预测,2030年前全球实体资产数字化赛道将形成4万亿美元市场规模,而新能源作为其中的“黄金领域”,正等待一场效率变革——中基智链,这家扎根香港、依托实体产业的科技企业,正以“新能源资产数字化”创新模式,为行业树立合规发展新标杆。
全球实体资产数字化赛道已进入快速发展期。截至2024年底,相关领域融资规模超3000亿美金,国际层面政策逐步完善,香港也出台了实体资产数字化相关监管指引,为合规发展铺平道路。而新能源产业作为“双碳”战略核心,却长期面临“门槛高、流动性不足”的痛点——传统参与方式多面向机构,普通用户难寻入口,资产长期持有后的灵活退出更是难题。
正是这一行业矛盾,让“新能源资产数字化”成为破局关键。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光伏电站、充电桩等实体资产进行数字化拆分与管理,既能降低普通用户参与门槛,又能提升资产运营效率,中基智链精准抓住这一机遇,成为赛道中“实体导向”的创新实践者。

中基智链的核心底气,源于深厚的实体根基与顶级合作生态。作为注册于香港的科技企业,其业务紧密围绕大陆新能源实体展开——母公司深耕新能源领域10余年,已建成50余个风电项目、100余座光伏电站、200余座换电站,资产总估值超50亿元,年营收稳定超10亿元,为资产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底层实体支撑。
更关键的是,中基智链构建了“双合规+强技术”的合作矩阵:中国智能科技(股票代码HK00464)提供香港资本市场资源支持,依托持牌资质推动资产数字化合规备案;新加坡环球数字资产基金会(管理资产规模超10亿美元)输出实体资产数字化实操经验,50人技术团队保障资产数据上链安全。双重合规背书下,项目的稳定性与规范性远超同类探索。
中基智链的核心战略——“城市专项式资产数字化”,彻底优化了传统实体资产运营逻辑。不同于一次性推进多领域数字化,中基智链采用“单城聚焦、成熟后拓展”模式:首阶段聚焦成都,推进1亿美元规模的充换电柜与光伏电场资产数字化,资金专项用于当地项目建设;待成都项目实现稳定运营后,再逐步拓展重庆、深圳等城市,计划3-5年内覆盖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新能源资产。
这一模式的优势十分显著:单城项目聚焦降低运营风险,多区域团队良性竞争提升效率,快速实现全国新能源资产数字化网络覆盖。而合规路径更堪称典范:从母公司资产权益授权,到香港设立专项运营主体,再通过持牌机构推进资产权益拆分,最终依托合规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上链,四步流程全程透明,每一步均有合规机构参与见证。
普通用户如何参与新能源资产数字化?中基智链设计了“实体资产权益凭证+参与激励机制”的生态闭环,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新能源发展。
核心载体是“新能源资产数字化权益凭证”:锚定新能源实体资产,持有凭证即可享受对应资产的收益分配、价值增长与运营决策建议权。为保障权益稳定性,凭证数量设置动态优化机制——通过参与活动未成功、团队协作奖励发放后、权益凭证流通过剩等场景,对部分凭证进行回收优化,当前凭证回收比例远高于新增比例,长期保障权益价值稳定。
用户最关心的安全问题,中基智链用“四重保障体系”全面覆盖:主体责任连带(三方合作机构共同背书)、生态逻辑闭环(权益凭证+参与机制+节点运营)、技术安全防护(SHA-256加密+专业机构安全审计)、资产锚定验证(每季度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,确保权益凭证与实体对应,满足条件可申请权益兑换实体资产份额)。资产运营数据(如成都光伏电站发电量、充电桩使用率)实时上链,用户可随时查询验证,彻底告别“数据不透明”担忧。
短期来看(3-5年),中基智链将完成20个城市的新能源资产数字化,带动超20亿美元资金投入实体项目,服务用户突破百万;长期规划(10-15年)则瞄准全球市场,构建国际新能源资产数字化产业联盟,覆盖50个海外城市,让中国新能源技术与数字化经验走向世界。这不仅是商业蓝图,更承载着显著的社会价值——预计累计带动1亿吨碳排放减少,创造18万个就业岗位,让绿色能源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人。
当前,实体资产数字化赛道的发展窗口正加速收紧,中基智链以实体为根基、以合规为前提,正开启新能源与数字经济融合的黄金时代。无论是希望小额参与新能源发展的普通用户,还是布局实体产业数字化的机构,此刻加入,都将成为这场产业变革的受益者。浩宇新源,生生不息——中基智链,邀你共赴绿色数字经济未来!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标签: